

公民法治講堂系列1:
2017 公民散步 談談講座
這是一個固定於每月週六舉辦與公民教育與法治教育有關之講座,
期許讓公民教育與法治教育不會只出現於課堂及書本,更能存在於生活中的每個角落,
用輕鬆自在的態度,讓我們在週六下午一起來談談,一起來趟公民散步吧!
2017年07月~09月 講座內容
★07/08(本週六)14:30~17:00 里山咖啡

葉虹靈(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執行長)
記憶與遺忘的鬥爭:解嚴三十年,我們還需要轉型正義嗎?
台灣的轉型正義向來被批評為「有轉型而無正義」,一度把轉型正義當作重要政見的民進黨政府,上任一年多來,幾無作為;保守派媒體或政治人物則總是將這議題與政治鬥爭、撕裂族群鄉劃上等號。到底什麼是轉型正義、都已經歷三次政黨輪替的台灣,還需要處理這樣的歷史問題嗎?我們如何面對過去、定位自己,進而迎向未來,解嚴三十週年,邀請對過去與未來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討論。
立刻報名:http://www.lre.org.tw/civicrm/event/register?reset=1&id=61
★07/22(週六)14:30~17:00 里山咖啡
高涌誠(律師/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執行委員)
翁麗淑(新北市鷺江國小教師/臺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理事)
死刑:在律法的極限之外,談教育的可能
法律的極限是什麼?大家為什麼會期待死刑?死刑真的有解除大家的焦慮嗎?如果在很多事情上法律似乎已經到底了,再多走一步可能要扭曲了我們期待的美好社會的狀態,那能不能期待教育做些甚麼? 或有時候教育根本幫倒忙? 歡迎對此議題有興趣的您,一同來與我們公民散步!
立刻報名:http://www.lre.org.tw/civicrm/event/register?reset=1&id=62
★08/12(週六)14:30~17:00 里山咖啡
羅士翔(律師/台灣冤獄平反協會執行長)
林思伶(臺北市立華江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)
冤案救援與人權教育
我們為何要關心冤案?司法是人的審判,難免有錯,被冤者如同代替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承受著司法的錯誤。台灣冤獄平反協會自2012年成立,參與冤案救援、制度改革,希望以實際行動減少冤獄,然而減少冤獄的存在並非僅是司法實務工作者的目標。此次演講由台灣冤獄平反協會與高中公民老師共同分享,為何每一個人都應該要關心冤案。
立刻報名:http://www.lre.org.tw/civicrm/event/register?reset=1&id=63
★08/19(週六)14:30~17:00 里山咖啡
謝孟羽(律師/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)
環保律師的日常 -- 我們為何走上環境法治教育之路
律師與環境保護,乍聽之下有些不相關,
在台灣卻有一群律師為了環境保護,走向了與一般律師不同而嚴峻的道路,
是什麼讓他們如此堅決不退縮地站上街頭?
謝律師將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與對環保議題的想像。
立刻報名:http://www.lre.org.tw/civicrm/event/register?reset=1&id=64
★09/23(週六)14:30~17:00 里山咖啡
李惠仁(導演、寶島新聲廣播電台主持人)
政府病毒與公民抗體
1. 官僚的謊言是一種傳染病
2. 公民意識是最好的抗體
3. 網路鑽開縫細,撼動高牆
4. 集權者亟欲控制的 新媒體
立刻報名:http://www.lre.org.tw/civicrm/event/register?reset=1&id=65
時間:下午14:30~17:00
地點:里山咖啡 台北市中山區伊通街66巷17號(近捷運松江南京站)
費用:完全免費!(無入場費、低消!)
備註:以網路報名者為優先,亦開放現場報名。
開放報名中,名額有限,儘速報名,以免向隅!
我們開始嘗試線上直播囉!
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專頁,才能收到最即時的消息!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lrefpo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深入探討公民與法治教育的新聲音!讓我們相約空中見!

國立教育廣播電台「超級公民GO!」
每週六下午15:05-16:00,全台各地都能收聽!
我們將透過訪談方式,與公民及教育現場第一線接觸,
與時事議題不斷地思辨、對話,重新定義公民與法治教育!
本集來賓:台灣高等法院 林孟皇法官 主持人:黃啟倫律師
播出時間:07/08(六)下午15:05分 & 07/15(六)下午15:05分
林孟皇法官長期致力於法治教育的推動,除了參與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的活動,更經常投書媒體,與社會大眾進行溝通。在【法治教育推手群像】系列中,孟皇法官將與我們分享他任職法官以致投入法治教育的心路歷程,而媒體與法治的關係更是節目中的壓軸好菜,等待與媒體來往多次的他帶來品味過後的回答。
隨著十集的【法治教育推手群像】系列告一段落,七月的專題將回顧、審視【解嚴三十年】,六十八年前被收攏聲音的台灣社會,在宣布解禁三十年後,有什麼樣的變化呢?更甚者,有什麼依舊保持沉默呢?7/15的節目當中,黃啟倫律師及林孟皇法官將以解嚴三十年後的「司法改革」作為討論中心,從事件的源頭開始指認「司法」的角色,並在談話中翻過一頁頁歷史,以今年的司改國是會議為新的引子,期待台灣司法革新的可能性。
請鎖定每周六下午《超級公民GO》,重要的事情不會被忘記──我們一起。
過去已播出節目線上收聽區!
http://eradio.ner.gov.tw/program/?recordId=494&_sp=detail
☆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收聽頻率:
基隆-FM100.1 台北、桃園、新竹-FM101.7
宜蘭-FM103.5 金門-FM88.9 馬祖-FM91.5 南投-FM98.1
臺中、彰化、雲林-FM103.5 苗栗-FM103.9
高雄、屏東-FM101.7 澎湖-FM99.1、FM105.3
嘉義、台南-FM107.7
花蓮-FM103.7 玉里-FM100.3 臺東-FM102.9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