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公民行動方案教學分享】-學校篇
2012/08/06.hsiaoyu
2011年暑假,一升二的國中學生,透過兩週(八節課)的學習活動,經歷了一場真實的公民教育課程,從中學習了如何透過民主的參與方式,藉由「審議」與「行動」的歷程,連結了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樑,改變了服裝儀容的規定,實踐了「我要的幸福」。
積極參與,才有改變的可能
學生一句「為何規定我們的規定,都沒有我們的聲音。」點燃學生的主體意識,掀起一股公民參與行動的開端。
學生對於學校新公佈的服裝儀容檢查辦法,有些不同的看法與意見。身為教師與其漠視學生抱怨聲浪、抗拒舉動,或是姑息學生想找漏洞鑽的逃避心理,不如教導學生積極地檢視規範的必要性與合宜性。
第一步,將學生分成小組,一起找出自認為「不合宜」或「最想改變」的規範內容,接著每組提出各自的看法並說明原因,進而匯集班級初步的共識。再者,蒐集全校二、三年級學生的意見,以班為單位,進行問卷調查,以了解並形塑大家「最想改變規範」的共識。
第二、三步,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規範背後的目的,以及達到此目的是否有其他的替代方法,並且構思及評估行動方案。此外,調查鄰近學校是否有相似的規範內容,以及與不同身分者(例如,學校主任、老師與家長等)進行溝通與對話,以涵蓋更多元的觀點,修正看法,並藉此表達訴求,尋求達到彼此共識的可能性。
第四步,彙整所蒐集的資料,包含師生與家長意見等,呈現給予校長參考,並進行意見溝通。最後,彙整行動方案學習歷程,製作成紀錄片。而此行動方案進行兩週後,於校務會議中,修正了服裝儀容的規定,成功改變了體制。
一則師生之間的合作案例,一場達到雙贏的共識,揭開了實踐校園民主的序曲。
公民教育,從生活事件開展
民主之學習,著重於真實環境下的具體實踐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,必須給予學生實際參與民主溝通的機會,藉由切身的生活事件,共同討論問題解決的方案。在充分溝通的情況下,達到自我盲點之突破,進而釐清事理、最後達成集體共識的過程。在這樣的學習情境裡,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及信心,更可讓學生體驗直接民主,學習面對解決衝突,理性協商討論,尊重包容不同觀點,致力於實現公共之利益。從過程中激發其民主風度,養成學生健全人格和適應社會之能力,達到積極培養負責任、有能力參與民主過程之現代公民。是以,民主教育課程若以非民主的方式來進行,甚至冀望想要藉此培育民主公民的結果,如此的民主教育似乎隱藏著相當大的矛盾。
公民行動方案導引學生關心公共議題,深入探究問題成因,集體審議解決對策,不僅開啟公共集體對話,以及尋求共善的可能,對教育所帶來的啟示,即希望讓學生參與和自身相關的公共議題討論,鼓勵不同意見的發表,涵養獨立思考批判能力、尊重包容不同意見與培養「知行合一」具行動力的公民。透過行動方案開拓學生參與的深度與廣度,發展學生民主參與能力,使其能將課程所學的知識靈活應用於真實公民生活,提高其自我價值與學習的自信心,真切感受自我改變社會的可能。如此,亦為學生自治帶來另一個實踐的途徑。
如何在現有的教育體制當中,為台灣民主教育注入一股活水,讓學生在公共參與及公民角色扮演上有更多的養成與實踐的機會,公民行動方案無疑地深受期待。透過「審議」與「行動」的教學模式,落實學生自治於教學現場,建立民主論述的校園氛圍,讓課室成為能夠允許學生發聲,形成共識決策的環境。藉由公民行動教學帶動教育改革,導正傳統規訓的教化觀念,破除由上而下的知識灌輸,協助學生發展獨立、自主的民主參與能力與素養,塑造審議民主的校園文化,營造師生共治的學習場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