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應用《民主基礎系列》於『校園法律問題』?

關於入班宣導

公民與法治教育究其根本,應該是培養公民參與所需的理性思辨能力,而不僅是犯罪預防宣導或法律條文知識的單向灌輸。多年來我們努力結合各界資源,合作研究公民與法治教育相關的課程教材、教學方法,希望對學校教育的正向改變能有助益。

基於「儘量不講法條」的教育理念,我們對於『入班宣導』這樣的『法治教育校園演講』邀約,原則上並不希望是為了「法治宣導」、「教學生法律條文」的活動目標。去或不去?其實有許多考量。即便我們受邀「入班宣導」的次數也並非頻繁,然而起碼在我們律師去入班演講的時候,可以用「案例教學」結合《民主基礎系列》的概念,使學生學習如何思考,以便多多少少實現一些我們理想中的法治教育。

《民主基礎系列》的權威、責任、隱私、正義四大概念及思考工具,是很值得採用的教材。案例教學法通常會讓學生很好奇於案例(故事)的結果,而《民主基礎系列》教材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思考『為什麼』。生活化的案例其好處是讓小朋友感覺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,它不是空虛的法條,而是現實當中的情況!再從中思考「到底誰有責任?」,經驗豐富的講師告訴我們,這是學生會很好奇、有興趣去思考的點喔!學生對於有故事性的圖片比較感興趣,所以講師的PPT若能內置圖片,學生的反應通常會比較好,也較為願意針對圖片分享想法。

不過我們僅是原則上建議入班宣導時可以儘量應用《民主基礎系列》之思考工具,實際上仍需視律師專長而決定如何進行教學。

至於案例的選用,我們講師的經驗是,新聞案例的優點是資料是公開的,比較沒有智財權的疑慮,學生的反應通常也會不錯。教育部的動畫也可以考慮,不過風險是可能學生已經看過了。

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,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。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,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