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主基礎系列教材包心得分享_台北市雙永國小 林春如
主題:隱私是什麼?
授課者:林春如
實施時間:113.11.25(一)
教學省思:
三年級上學期的社會課剛好上到第五單元:快樂成長的童年,其中5-2介紹~
<我的小祕密>,講的正是「隱私是什麼?」也可結合民主基礎系列教材包推廣版-
隱私權教材。
推廣版的隱私權教材內容很豐富也提供多面向的思考,課文中提到隱私是什麼?舉凡不希望被人看到或知道的事,就是「隱私」,例如:與自己有關的資訊,希望能保持祕密,在私密的空間,也不希望被人隨便打擾。對應到教材包上有提供三面向:
- 我(們)想要待在某個地方,不會被別人看見。
- 我(們)有一些事情,不想被別人知道。
- 我(們)在做某件事情,不想被別人打擾。
透過推廣版的簡報解說及師生間的對話,可以知道學生很清楚明瞭舉出:如廁是私人空間,不可以被別人看見;談戀愛的事情,暫時不想被別人知道;寫功課或唱歌時,不想被別人打擾。
對三年級孩子來說,自己的身體或電話號碼、住址、出生日期等,都是個人隱私,自己有權利決定不讓別人看到或知道。印象深刻是班上有一男孩就說:「既然身分證不能隨便給別人看,那麼警察要我們出示身分證時也可以不用拿出來。」這個問題問得很好,大家覺得呢?有的學生馬上說:「那是警察在執法,不可以拒絕。」我接著說:「沒錯!警察在執行公權力,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,保障人民安全。這樣我們民眾就要配合警察的命令,這樣才能做到人人安全。」
但當我們的隱私受到侵害時,或多或少會有不舒服的感覺。這時該怎麼辦呢?學生反映是要向家人或師長求助,或是在當下適時地拒絕。如此才是懂得保護自己的隱私。
除了保護自己的隱私,也要尊重他人的隱私,未經同學的允許,不可以隨便偷看別人的筆記,有一學生說:「哥哥都會翻他的書包,因此還和哥哥吵架,甚至打架。」我趁此機會告訴全班,這時可請爸媽出面解決,告訴哥哥有關隱私權,就算要從別人的書包拿出課本,也要先知會對方一聲,避免吵架。
同學或好朋友間,也要保守彼此的祕密,我們常常會說:我跟你講一個秘密喔!但你不可以告訴別人。不久之後,竟發現自己的祕密被大家知道了,甚至傳到別班去,自己開始懷疑是不是好朋友說出去了? 所以要先做個守信用的人,做一個值得讓人信任的人。
透過推廣的教材,讓我和學生間的討論也更多腦力激盪,這堂課不僅是了解何謂隱私,也多了許多額外的知識,這是人與人的社會,我們愛惜自己也要尊重他人,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,讓他們懂得是更有智慧的解決問題,經過思考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法。這些正向思維不知不覺已在學生的心中根深蒂固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