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至主內容

2025新北雲海國小偏鄉法治教育入校-呂柏寬律師

2025新北雲海國小偏鄉法治教育入校-呂柏寬律師

呂柏寬律師講課心得—與小學生談「隱私權」

近日有幸參與偏鄉法治教育,前往石碇雲海國小為孩子們帶來一堂關於「隱私」的法律課程。這次經驗不僅讓我深刻體會到法律教育向下紮根的重要性,也讓我對自身的專業與社會責任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。

在準備這堂課時,我思考最多的問題是:「如何讓小學生理解『隱私權』這個看似抽象,但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概念?」對於成年人而言,隱私權的範疇涵蓋個人資料保護、通訊自由、居住安寧...等多方面,但對小學生來說,過於法律化的講解可能難以理解。因此,我決定採用貼近他們生活的方式,透過情境模擬、故事分享及簡單互動,讓他們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,在過程中最令我驚訝的是,小學4年級的他們,多數竟然對於在網路上結交「網公」、「網婆」這件事情有所經歷,並且認為正常。

課堂中,我舉了幾個生活中的例子,例如:「如果有人偷看你的日記,這樣對嗎?」、「如果同學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,偷偷拍下你的照片並發到網路上,這樣是否侵犯了你的隱私?」透過這些例子,孩子們理解了隱私權的基本概念,並能夠提出自己的看法。令我驚喜的是,他們對這個話題表現出極大的興趣,甚至有人主動分享自己曾經遇過的類似情況,進而討論應該如何應對。

此外,我也向他們介紹了當今網路時代隱私保護的重要性,特別是不要輕易在社群媒體上公開個人資訊,並且提到個人資訊的概念,像是姓名、住址、身分證健保卡、存摺封面...等,並警惕他們切勿隨便拍攝這些證件的照片給陌生人。我們還一起討論了如何設定社群平台的隱私權限,這些內容對於出生下來,就成長於數位時代的孩子來說尤為關鍵,讓他們能夠建立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。

這次的講課經驗讓我深刻感受到法律教育應該從小做起,尤其是像「隱私權」這樣的議題,與每個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,但卻往往容易被忽略。孩子們的回應也讓我意識到,其實他們並非不關心法律,而是需要一個適合他們理解的方式來學習,尤其必須要了解這樣做的「利益」與「代價」有哪些,並學會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保護自己。

這場小學公益講課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,更是一場雙向的學習。我從孩子們的回應中得到了許多啟發,也更加確信,法律教育應該從小紮根,尤其對於偏鄉的學生來說,手機與網路是他們認識這個社會的第一扇窗口,隱私權的概念更是必須提早建立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