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宜蘭澳花國小偏鄉法治教育入校-游敏傑律師

宜蘭縣澳花國小法治教育入班心得【游敏傑律師】
今年(114年)4月24日、5月1日這兩天的早上第三、四節課,奉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之命,前往宜蘭縣澳花國小入班對中年級小朋友進行法治教育課程,說是中年級,也就是三、四年級,不過兩個年級加起來,其實大概就是29個學生左右,而學校地點雖然在宜蘭縣,但過一條小溪,就是花蓮了。嗯,沒錯,這裡是一個遠離塵囂的原民部落,你應該可以想資源的匱乏和孩子們的天真、活潑。
校方指定的課程主題是「責任」,第一堂課上課前,班導師就預告了孩子們對於法律工作者,有很多的疑問,在解答孩子們各種疑問的同時,我簡單介紹「權威」、「隱私」、「責任」、「正義」四個基本概念和各自的思考工具,最後再藉由講故事般的說明「為什麼警察抓壞人,卻被法官判有罪處有期徒刑六個月?」、「有軌電車難題」及「宜蘭綠色博覽會電車失控致人死傷」等案例,帶入了責任如何產生的思考,讓孩子在沒有規則、開放討論的方式下,聊聊在他們心中誰應該負責任、決定要那個人負責任的原因,以及有沒有發生無法兼顧的責任,並請他們試著幫這個人去做選擇,一陣混亂之後,各種不同的答案留在不同孩子們的心裡,於是,我請孩子們先記得自己當時的想法。
進入主題---責任。
我開始試著讓孩子們去思考,責任從哪裡來,從你答應別人要做到(承諾)、老師的工作分配、學校的規定、道德,當然還有因為老師這份「工作」讓老師要負起教育學生的責任、爸爸媽媽要負起養育子女的責任等等,令人意外的是,在孩子們看似不著邊際的回答中,卻能知道他們的確瞭解責任的來源,是承諾、工作、規定、職業。接著,我請孩子們試著舉例不寫功課、上課吵鬧、不幫忙打掃等行為,會有什麼處罰,如果有好好完成,會有什麼好處,讓孩子們瞭解負責任的好處和壞處,如果同學不負責任,會什麼感受等,並請班長說說,他(她)願意擔任班長的原因,以及擔任班長的好處與壞處,然後,讓猜拳贏了的班長決定,他們班上小餅乾的口味是花生,還是草莓,而她選擇了班上比較多人喜歡的口味。
在預算無上限的前提下,我先後祭出了餅乾和橡皮擦的小獎勵,孩子們的發言果然都非常踴躍。於是,在問答式的介紹過「判斷責任歸屬的思考工具」後,打鐵趁熱,我讓孩子們重新思考了「宜蘭綠色博覽會電車失控致人死傷」的案例,並讓他們寫下答案,從保養人員、駕駛、園區路線規劃,我都好好的說明了一遍,出乎意外的是,孩子們用稚嫩的注音寫下的答案,在判斷責任歸屬的思考上,都相當合理呢!
可能我過去上課的對象,大多不是法律人,所以我已經習慣不使用我們的角度去理解、去說明,試著想像著自己就是台下的聽眾,然後用他們比較熟悉的生活環境去講解課程內容,往往會得到莫大的迴響,下次上課或演講,你也可以試試。